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理念的增强,以具有保健功能的传统中药为原料,荔枝草红茶饮料配方技术的优化采用现代科技和新加工工艺制作保健茶成为饮品市场的一大特色。荔枝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的全草,别名雪见草、皱皮草、过冬青等,其味苦、微辛,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等作用)。
在红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多种化学反应,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主要反应。通过酶促反应,茶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生较大变化,其中茶多酚含量可减少0%,产生新的成分如茶黄素和茶红素等,且茶叶中的香气物质较茶鲜叶明显增加。由于荔枝草自带苦涩和辛味,需要一定比例的红茶混合时才能掩盖其苦涩滋味。荔枝草分布全国各地,若能用于食品加工中,既能利用其保健作用,又可为荔枝草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虽然已有利用荔枝草制成保健茶的研究(朱吉人等,2017),但鲜见利用荔枝草与其他茶品制成复合饮料的相关研究报道。以荔枝草和红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荔枝草汁与红茶汁体积比、柠檬酸添加量和蔗糖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并以这3个影响因素为试验变量、荔枝草红茶饮料品质的感官得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nnken试验优化饮料产品的配方,为新型复合饮料的开发及其加工工艺提供技术支持。
工艺流程
荔枝草汁制备1艺流程 原料选择一除杂→清洗,杀青干燥,粉碎→浸提,过滤收集荔枝草汁。
红茶汁制备工艺流程红茶原料选择除杂,干燥,称取一加水一浸提,粗滤→澄清一精滤-收集红茶汁。
荔枝草红茶饮料制备工艺流程 荔枝草汁红茶汁一加蔗糖和柠檬酸调配-灌装-灭菌倒置 冷却一贴标-贮藏。
操作要点
杀青干燥:将抽茎前期荔枝草置于480W微波功率下杀青375 s,揉抢15min,于102℃下干燥140min至水分含量7%。
粉碎:干燥荔枝草粉碎过20目筛,备用。红茶在63℃下烘于85 min,使其一捻即碎,然后过4目备用。
浸提:选择纯净水为浸提剂,分别浸提荔枝草和红茶。荔枝草浸提条件为10 ℃.120 min、20倍水,红茶浸提条件为80℃15 min。
过滤:选择洁净无污染纱布,分别过滤荔枝草浸提液体和红茶浸提液体,静置5min,全部过滤2次,使滤液组织状态澄清、均。
单因素试验结果
荔枝草汁与红茶汁体积比对荔枝草红茶饮料感官得分的影响 由图1可知,随着荔枝草汁与红茶汁体积比的逐渐增大,感官得分逐渐减小,体积比为1:1的感官得分最高(92.0分),体积比为5:1的感官得分最低(6.0分)。综合考虑,选择荔枝草汁与红茶汁体积比1:12:1和313个水平进行响应面试验。
2柠檬酸添加量对荔枝草红茶饮料品质感官得分的影响 从图2可看出,当柠檬酸添加量不断增加时,荔枝草红茶饮料的感官得分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柠檬酸添加量为20mg/00 m l时,感官得分较高且趋于稳定;当柠檬酸添加量增加至50mg/0 mL时,荔枝草红茶饮料的口感太酸、较刺激,产品失去了荔枝草与红茶的天然风味。综合考虑,选择柠檬酸添加量2030和40mg/0 13个水平进行响应面试验。
蔗糖添加量对荔枝草红茶饮料品质感官得分的影响 图显示,蔗糟添加量由2gn00m1增至121/10 m 1时,荔枝草红茶饮料的感官得分先升高后逐渐下降;在添加量4-11/0 mL范围内,饮料感官得分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小。蔗糖添加量超过10g/100 ml后,荔枝草红茶饮料变得太甜腻,失去了荔枝草与红茶的天然风味。综合考虑,选择蔗添加量4、6和8g/100 m1 3个水平进行响应面试验。
结论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荔枝草红茶饮料配方,制得饮品色泽翠绿、均匀一致,具有荔枝草与红茶的自然风味;且建立的回归模型可用于实际预测。本文只采取了饮料配方及工艺研究中的某部分研究内容,如需得到完整的饮料配方技术及工艺流程可联系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作为专业的饮料配方研发公司,提供饮料配方研发,饮料配方调味,饮料配方技术,饮料配方专家咨询,饮料配方生产技术指导等饮料行业所需的各类技术和资源的饮料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联系电话:13518183030 13518182323
感谢浏览太阳集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 CopyRight 2015-2025
公司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52号中国(西部)国际珠宝中心
咨询电话:135-1818-3030 135-1818-2323
邮箱:3468138714@qq.com
蜀ICP备:蜀ICP备14011013号-2
扫码关注太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