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粉是蜜蜂从植物花蕊中采集到的花粉,经蜜蜂加入花蜜和唾液混合而成的一种不规则扁圆形团状物。近年来研究发现,蜂花粉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被誉为自然界给予人类的天然“营养库”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预防酒精性肝损伤、增强免疫力和抗肿瘤等多种功能,无杂蜂花粉蜜茶饮料配方的技术工艺。
在我国,蜂花粉从初期仅作为蜂群繁殖需要的食料慢慢转变为商品蜂花粉进行销售四。但由于自然环境原因,蜜蜂加工过程中,细沙、破碎的植物叶或花瓣、断裂的昆虫翅膀等杂质会不可避免的被包基在蜂花粉颗粒内部,加工不易去除。蜂花粉作为商品销售时,消费者直接咀嚼食用会有泥沙感,经水调配溶解后上层则会出现悬浮物、底部出现细沙。由蜂花粉本身导致的这些不良性状已成为制约蜂花粉销售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对蜂花粉的研究多集中在蜂花粉活性成分提取、功能性研究上,有少许将蜂花粉功能成分提取后制成胶囊、膏体或片剂的产品-10,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蜂花粉颗粒含杂的应用难题,我国蜂花粉资源的优势也未被充分体现出来。为了解决蜂花粉含杂的难题,本实验对蜂花粉水溶净化除杂方法进行进一步应用;筛选茶叶品种搭配蜂花粉独特的口感,并添加蜂蜜、柠檬酸、稳定剂研制无杂蜂花粉蜜茶饮料,为蜂花粉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沙粒释放性
准确称取5.000g蜂花粉按表1处理后,转入250ml的烧杯中,静置30min后,观察试管底部细沙的沉降情况。为了更好的判断实验结果,每组重复5次。
蜂花粉净化除杂
将经蜂花粉颗粒崩解处理后的溶液转入锥型容器中,静置30min,从锥型容器的底部分别准确放出总体积的1%、2%、3%、4%、5%、6%的含有细沙的混合液,且截留上层表面悬浮物,将中间层的蜂花粉液放于烧杯中静置12h,观察烧杯底部细沙的沉降情况。
茶汤的泡制
筛选出茶叶品种后,去除茶叶中异物、杂质,浸泡在茶水比为1:100的沸水中,考虑生产所需要的便捷性、工艺推广的可行性,确定茶汤泡制的时间为5min。
过滤后作为茶汤备用。
蜂花粉净化除杂
将经料液比为1:30,溶解温度为20℃,搅拌时间为2min,转速为300r/min,处理得到的蜂花粉水溶液转入锥型容器中,静置30min后进行观察。此时蜂花粉水溶液分成了四层,上层是轻相表面悬浮物;第二层为淡黄色的蜂花粉水溶层;第三层是不溶于水的蜂花粉微粒;最下层为重相杂质。上层的轻相表面悬浮物,包含着断裂昆虫翅膀、植物叶、花瓣等比重较轻杂质;最下层的重相杂质就包含着细沙等杂质。蜂花粉净化除杂应将上层表面悬浮物和最下层重相杂质都去除。结果表明,从容器底部放出总体积1%、2%后剩下的蜂花粉混合液静置后在烧杯下方仍可见少许细沙,而其他烧杯静置后下方均未见细沙。故在实际操作中将蜂花粉水溶液搅拌后静置30min,从容器底端放出体积为3%混合物,就可除去蜂花粉中的重相杂质;再将中间混合物从容器底端放出;截留上层的轻相表面悬浮物,得到的中间混合物就是净化除杂后的蜂花粉液。此无杂蜂花粉液可直接做为原料或经干燥处理后应用于更多蜂产品功能食品的开发中。
结论
以蜂花粉水溶性、结合沙粒释放综合评价蜂花粉颗粒崩解,并确定蜂花粉净化除杂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30,溶解温度20℃,搅拌时间2min,转速300r/min,静置30min后,从容器底部放出3%细沙混合物、截留上层的表面悬浮物,即可得到净化除杂的蜂花粉液,经后续加工可用于多种新型蜂产品食品的研发。与笔者参与的发明专利研究相比,虽同采用蜂花粉水溶液除沙,但专利中水溶除沙工艺适用于制备净化后的蜂花粉粉体,且需要多次的沉降离心分离,工艺复杂;而此实验适用于净化无杂的蜂花粉液态食品研发,工艺简单,操作可行性强。
绿茶和荷花蜂花粉口感复配最佳,无杂蜂花粉蜜茶饮料调配最佳工艺为:茶汤与蜂花粉液比为1:2、蜂蜜1.5%、柠檬酸0.01%,CMC0.2%,果胶0.2%,此时蜂花粉蜜茶饮料的口感最佳,呈浅黄绿色,酸甜适中,带有荷花蜂花粉的独特口感和清淡的茶香味,可作为一款新型的蜂产品饮料。本文只采取了饮料配方及工艺研究中的某部分研究内容,如需得到完整的饮料配方技术及工艺流程可联系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作为专业的饮料配方研发公司,提供饮料配方研发,饮料配方调味,饮料配方技术,饮料配方专家咨询,饮料配方生产技术指导等饮料行业所需的各类技术和资源的饮料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联系电话:13518183030 13518182323
感谢浏览太阳集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 CopyRight 2015-2025
公司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52号中国(西部)国际珠宝中心
咨询电话:135-1818-3030 135-1818-2323
邮箱:3468138714@qq.com
蜀ICP备:蜀ICP备14011013号-2
扫码关注太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