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是一种多细胞的丝状蓝藻,含有丰富、均衡的营养成份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种绿色功能性食品,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藻蓝蛋白是螺旋藻的主要功能成分之一,是其细胞光合作用捕捉光能的辅助色素,也是一个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天然蓝色素蛋白,具有类似小牛血清生长因子的功效从螺旋藻中提取的藻蓝蛋白不但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质资源,而且还将是多种功能食品的重要基料然而,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造成的环境重金属污染,以及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有毒蓝藻污染,使螺旋藻原料面临重金属和蓝藻毒素污染风险.
本文针对螺旋藻中藻蓝蛋白进行开发,运用双水相萃取法和等电点沉淀法等对藻蓝蛋白进行纯化,消除重金属和藻毒素污染,获得的高质量藻蓝蛋白原料被进一步开发为功能性饮料.
藻毒素测定方法
藻毒素通过HPLC(Aglient HPLC 1 100)检测,采用C18柱(Cosmosil 5C18-AR,column 250 mmx 4.6mm,Japan),柱温控制在40 ℃,检测波长为238 nm流动相为0.05%(V/V)三氟乙酸:甲醇-45:55,流速为1 mlL/min.
含污染物的藻蓝蛋白粗提液制备
将螺旋藻片充分研磨,称取2g粉末,加入pH-7.2质量浓度为0.01 mol/L的磷酸缓冲液500 mL,在冰浴中超声粉碎10 min,然后以4000 r/min的速度离心20 min,上清液即为藻蓝蛋白粗提液向该粗提液中加入微囊藻毒素MC-RR和MC-LR(终浓度均为3.5 ug/mL),以及氯化镉母液(终浓度为2ug/mL)
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
向含污染物的藻蓝蛋白粗提液中添加PEG 4000,硫酸钠、氯化钾配置双水相溶液",搅拌1h,移入分液漏斗中,静置过夜后分液取上层溶液,调节等电点至3.41,静置20min后,以4000 r/min的速度离心20 min,取沉淀,用pH-7.2质量浓度为0.01 molL的磷酸缓冲液定容至25 mL.测藻蓝蛋白提取液的质量浓度和纯度,以及藻毒素和镉的质量浓度镉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Optima 2100,PE)测定1.6藻蓝蛋白饮料制备
结果与分析
藻蓝蛋白的纯化:经过双水相和等电点沉淀后,藻蓝蛋白的纯度显著提高,为原来的21.9倍其中双水相萃取的纯化效率最高,但是整个提取过程中,藻蓝蛋白略有损失,在等电点沉淀过程损失最大.
藻蓝蛋白纯化后镉离子质量浓度变化:所购原料中的镉离子质量浓度含量较低仅为0.001 7LgmL,为了能够反映出纯化过程对镉离子的去除效应,我们采用人工添加的方式,添加量为2ug/mL,使粗提液中的镉离子大幅度超标然后通过双水相和等电点沉淀后镉离子的质量浓度依然降到与原来相当的水平,仅为0.002 3 ug/mlL.
藻蓝蛋白纯化后藻毒素浓度变化:与镉离子污染类似,为了能够反应出纯化过程对藻毒素的去除效应,采用人工添加的方式,使粗提液中的藻毒素含量大幅度超标(图1)然而通过双水相和等电点沉淀后藻毒素的含量降到检测线以下.
讨论
双水相萃取是蛋白质等亲水性大分子非常有效的分离手段在本试验中,它对于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对于含量较高的组分分离,等电点沉淀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分离方法,在螺旋藻中,藻蓝蛋白的含量非常丰富,因此,等电点沉淀法适合藻蓝蛋白的分离通过双水相萃取和等电点沉淀,不仅使藻蓝蛋白的纯度大幅提高,而且还能够有效除掉其中可存在的藻毒素和重金属污染因此该纯化流程可以应用于藻蓝蛋白的安全性开发
制得的藻蓝蛋白饮料中藻蓝蛋白的浓度以其发挥最大功能作用时的浓度为准在该浓度下,藻蓝蛋白的饮料感官评定为良好其中风味评分较低,是饮料感官品质提升的主要障碍,这是藻蓝蛋白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藻蓝蛋白是卟啉类色素蛋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被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誉之为“二十一世纪最理想和最完美的食品""本工艺所加工的饮料风味协调,愉悦清爽,特别是腥味得到较好的去除但与本饮料所具有的卓越功能相比,其感官性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为了更好地满足华南和华东市场的需求,提供专业的服务,除了成都研发中心本部外,太阳集团正式入驻广东省和上海市,成立广东研发中心和上海研发中心,标志着公司进入新的阶段,也让太阳集团的综合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
广东研发中心:地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悦海中路1号;咨询电话:雒总,13730601791;
上海研发中心:地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吴宝路390号2A-318;咨询电话:李总,13881802920;
成都研发中心(本部):地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52号中国(西部)国际珠宝中心;咨询电话:李总,唐总,13518183030,13518182323。
感谢浏览太阳集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 CopyRight 2015-2025
公司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52号中国(西部)国际珠宝中心
咨询电话:135-1818-3030 135-1818-2323
邮箱:3468138714@qq.com
蜀ICP备:蜀ICP备14011013号-2
扫码关注太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