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上对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的农作物杆饮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关于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饮料的报道屡见不鲜,而利用玉米秸秆生产饮料却尚未见报道。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玉米的利用已经从单纯作为人类口粮、牲畜饲料的阶段逐步发展到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的阶段,其利用途径多种多样。在有关报道中,利用对象主要有玉米笋、玉米笋须、玉米花粉和玉米花丝等。从玉米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尝试利用新鲜玉米秸秆榨汁制作玉米秸秆工业化饮料,并对榨汁后的秸秆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以期探索出一条玉米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为此,本试验在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秸秆汁基本营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拔节期的玉米秸秆榨汁生产饮料的可行性及其工艺流程。
玉米秸秤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产品质量检验
玉米秸秆饮料生产工艺流程玉米秸秆一去叶→清洗一粉碎,榨汁一过滤一护色→调配一加热(60 ℃)-,装罐
→杀菌(100 ℃,10 min)→冷却一秸秆汁饮料。
结果与分析
不同生育时期玉米秸秆汁生产量及营养成分:不同生育时期玉米秸秆汁产量 由于秸秆出汁率和产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生产的饮料供给和产品成本,因此,笔者在这里做了秸秆汁产量的分析试验。由图1可见,在拔节期、抽雄期、抽丝期、乳熟期时玉米秸秆的出汁率分别为52.33%、44.73%、43.24%,30.62%,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秸杆出汁率不断下降,这与玉米秸杆的木质化程度不断加深有关。从图2可见,拔节期、抽雄期、抽丝期、乳熟期时玉米的产量分别为618.41.1 411.73.1 404.74,9.70/株,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秸秆的出汁率和茎秆产量情况,得出拔节期、抽雄期、抽丝期和乳熟期时秸秆汁的产量分别为323.59.631.46,607.41,304.00 g/株。从出汁率和茎秆产量两方面考虑,抽雄期时的玉米秸秆汁产量最高,最适合用来作为饮料生产的原材料。
不同生育时期玉米秸秆汁中可溶性糖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汁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果糖和蔗糖2大类。由图3可见,从玉米各个生育期获得的秸秆汁中果糖含量明显高于蔗糖,其中果糖含量随着玉米生育期推进不断增加,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值,为11.6 mg/mL;而蔗糖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在抽丝期达到最高,即2.8 mg/mL,秸秆汁中果糖最大含量是蔗糖最大含量的4.16倍。因此,通过玉米秸秆汁可溶性糖分析确定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时期,这为玉米秸秆汁生产中的糖分配比提供了依据。
2.1.3 不同生育时期玉米秸秆汁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从表3可见,大量元素K,Na、Ca、Mg等在拔节期的含量较低,在抽雄期的含量达到最高,在抽丝期和乳熟期含量又不断下降,K.Na、Ca,Mg元素的最高含量(1 756,82.9,823,604 mg/L)
分别是其最低含量(553.6.31.256,372 mg/L)的3.2.13.13.2.1.6倍;而大量元素P在拔节期时的含量最高,其含量随着生育期的进行持续下降,最高含量45.6 g/L是最低含量27.8 g/L.的1.6倍。微量元素Cu和Fe在玉米各个时期的秸秆汁中的含量均很少,且很不稳定,甚至在有的时期都检测不到;但微量元素Zn和Mn在玉米整个生育期的秸秆汁中的含量比较稳定,拔节期含量最高,抽雄期含量最低。
不同生育时期玉米秸秆汁中的氨基酸含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了拔节期、抽雄期、抽丝期和乳熟期玉米秸秤汁中的游离氨基酸,除了色氨酸是由于分析仪自身原因不能检测到以外,共检测到了17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苏氨酸、缅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7种氨基酸。秸秆汁中氨基酸的总量先增后降,不同氨基酸的含量差异较大,除了天门冬氨酸在各个时期的含量都比较稳定外,其他各种氨基酸在拔节期、抽雄期和抽丝期的含量差异较小,在乳熟期的含量大幅度下降。秸秆汁中游离氨基酸以丙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缅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的含量较多,这6种氨基酸的含量总和占氨基酸总量的9.42%~70.06%,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各个生育时期的总量比较稳定,分别占总量的23.52%~27.89%。半胱氨酸的含量最少只占氨基酸总量的0.16%-0.80%。
结论
从不同生育时期生产的玉米秸秆汁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抽雄期的玉米不仅秸杆汁生产量最高,而且其糖类、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也最高,其综合营养价值最高1。因此,应在抽雄期采集玉米粘秤生产饮料比较合理。通过反复试验,确定玉米秸秆饮料生产工艺流程为玉米秸秆-去叶-清洗一粉碎一榨汁一过滤一护色一调配→加热(60℃)→装罐,杀菌(100 ℃,10 min)→冷却→秸秤汁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玉米秸秆汁饮料的较佳生产配方(秸秆汁25%,木糖醇0.085 g/ml,柠檬酸0.16 g/ml,缩甲基纤维素钠1.2 mg/mL),给出了饮料食品评价指标,又对其食品质量提出了评价指标。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为了更好地满足华南和华东市场的需求,提供专业的服务,除了成都研发中心本部外,太阳集团正式入驻广东省和上海市,成立广东研发中心和上海研发中心,标志着公司进入新的阶段,也让太阳集团的综合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
广东研发中心:地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悦海中路1号;咨询电话:雒总,13730601791;
上海研发中心:地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吴宝路390号2A-318;咨询电话:李总,13881802920;
成都研发中心(本部):地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52号中国(西部)国际珠宝中心;咨询电话:李总,唐总,13518183030,13518182323。
感谢浏览太阳集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 CopyRight 2015-2025
公司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52号中国(西部)国际珠宝中心
咨询电话:135-1818-3030 135-1818-2323
邮箱:3468138714@qq.com
蜀ICP备:蜀ICP备14011013号-2
扫码关注太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