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乳酸发酵饮料是利用大米中所含的淀粉先经糖化发酵,再经乳酸发酵后制取的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风味俱佳,并具有一定医疗保健功能的饮品。大米通过乳酸菌的发酵,改善和提高了其有效营养成分含量,增进了色香味,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是大米深加工发展的又一新方向。
制作工艺要点
1.选料:以大米为主料,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等外级米或碎米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粒或粗粉状。为了使糖化效果更好,还需加入麦芽(也需粉碎成粗粉备用),因为麦芽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可加速淀粉的糖化速度,同时麦芽可赋予饮料特有的香味。
2.蒸煮:在糖化前需对原料进行蒸煮糊化,将原料与水按1:5的比例调匀,常压蒸煮1小时,然后将大米醒冷却备用。
3.制麦芽汁:将物料与水(比例为1:5)混合,在50~60℃温度下浸渍1小时。
4.糖化:待大米醪料温降到50℃左右时,加糖化酶和麦芽汁搅拌均匀进行糖化。糖化酶一般按大米醛重量的1%添加,麦芽汁则按大米醪重量的30%加入。糖化时间视糖化液浓度和酶制剂的活力以及糖化温度而定,当糖化温度在60~65℃时,糖化时间为3~4小时。糖化醪的糖度应达到
5.乳酸菌菌种培养:在制作培养基时,将pH值调在4~5,将大米汁和麦芽汁按1:1的比例加入到培养皿中,然后再加入2%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或用大米汁、牛奶、麦芽汁按6:2:2的比例制成液体培养基,这两种方法都要在120℃条件下进行15~20分钟的灭菌,然后冷却至40℃左右备用。将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按1:1的比例制备成混合菌株,然后按1%~3%的接种量接入到培养基中,40~43℃培养,当培养液呈凝乳状后转入500毫升三角瓶中培养6~8小时,然后再接入到种子罐中培养6~8小时,即可作为种子液接种发酵生产。
6.前发酵和后发酵:糖化醪经60目网筛过滤后,调糖度在10%以上时,按照糖化酵重量的6%~8%加入乳酸菌种子液。试验证明,如果起始发酵乳酸菌种子液加入量少于6%,由于糖化醪糖度低,发酵缓慢,易遭杂菌污染而报废。前发酵温度应控制在40~43℃,发酵时间70~80小时,当pH值降至4左右,外观呈凝乳状即可转入后发酵。后发酵改在4~5℃环境下进行,发酵时间15~30天。以利于发酵液的澄清和提高成品风味。一般来说,前发酵以产乳酸为主,后发酵以生香为主。
7.过滤:由于后发酵在低温下发酵时间长,发酵缸底部沉淀物较多,需经过滤除沉渣。为使过滤液清澈透明,可用棉饼过滤机进行过滤。
8.调配: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消耗了大量糖分,同时产生了大量乳酸等有机物,因此,滤液的甜度低,酸度大,很难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口味,需要对发酵滤液进行降低酸度和增加甜度处理,一般可加入调味料、果汁、稳定剂等,如添加总量5%~10%的苹果汁及适量稳定剂(海藻酸钠0.15%~0.4%,羧甲基纤维素钠0.1%~0.5%),并对发酵滤液进行适当稀释。经调配后,发酵滤液的糖度应达到8%~12%,pH值应为4~4.5。其他呈味呈香物质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适当添加。
9.均质:为使成品饮料口感柔和细腻,稳定、不沉淀,应进行高压均质,均质压力可控制在25兆~30兆帕。
10.灭菌、灌装:经过均质的乳酸发酵液,需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机(121℃B秒)进行灭菌。当出料温度在85~90℃时趁热灌装、封口。贴标、装箱后即为大米成品乳酸发酵饮料。本文只采取了饮料配方及工艺研究中的某部分研究内容,如需得到完整的配方及工艺流程可联系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作为专业的饮料研发机构,太阳集团提供果汁饮料、饮料工艺设计、蛋白饮料等各类饮料配方研发制作、饮料生产技术指导等整体解决方案;联系电话:13518183030 13518182323
感谢浏览太阳集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 CopyRight 2015-2025
公司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52号中国(西部)国际珠宝中心
咨询电话:135-1818-3030 135-1818-2323
邮箱:3468138714@qq.com
蜀ICP备:蜀ICP备14011013号-2
扫码关注太阳集团!